蜜口剑腹的成语故事


蜜口剑腹

拼音mì kǒu jiàn fù

基本解释蜜:比喻甘美。嘴上甜,心里狠。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。

出处明·何良俊《四友斋丛说·史二》:“李林甫之蜜口剑腹,贾似道之牢笼言路,合而为一,其患可胜道哉。”


蜜口剑腹的典故

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,宰相李林甫非常阴险狡猾,对皇帝阿谀奉承、溜须拍马以取得信任;对朝中官员就以甜言蜜语取得信任,骗取对方的好感和欢心,然后背后出卖别人或加以陷害,用尽两面三刀的手段。人们说他是“口有蜜,腹有剑”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蜜口剑腹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音信杳无 明·吾邱瑞《运甓记·剪发延宾》:“盼前程音信杳无。”
有两下子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。”
忧喜交集
举世混浊 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世混浊而不分兮。”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
尾生之信 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”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信如尾生,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柱而死。”
蝶粉蜂黄 唐·李商隐《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》:“何处拂胸资蝶粉,几时涂额藉蜂黄。”
慌里慌张 老舍《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》:“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,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。”
必由之路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”宋 朱熹注:“义者行事之宜,谓认路,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,而不可须臾舍矣。”
不攻自破 唐 顾德章《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》:“是有都立庙之言,不攻而自破矣。”